[平南文史] 平南牛歌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贵港来自: 中国广西贵港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谢世团    李炎贞    马华仲


      平南牛歌戏是平南县境内现存古老的民间小戏剧种之 一,是我们桂东南甚至自治区戏剧园林中的一朵绚丽多彩 的奇葩。它是从古时候舞春牛、唱春牛这些地方民间原始 朴素文艺中逐步演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深深植根于广大农 村群众之中,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平南牛歌戏传说发端于县内大新镇的四岩山一带。元 朝年间,四岩山是大新镇关地等村村民牧牛的草场,每天 都有几十头牛到山上吃草,牧牛人利用休闲的机会,经常 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唱唱山歌解解闷。有一天,牧牛人 张老二唱了一会山歌后,在找自家那头大黑牛时,发现已 跌死在石岩下的水潭边。张老二伤心得连哭三日三夜。第 三晚,张老二放声正哭得凄凉时,突然一位白须老人出现 在他面前。问明原因后,老人便安慰他说:“牛死不是 灾,身已到蓬莱,七日再相见,何必哭之哀? ”。说完, 就一缕烟不见了。张老二听进老人的安慰,就不再哭了。
      按照老人的指点,过了七天之后,张老二再去石岩潭边, 只见一块石头与黑牛酷似,石牛呈现褐黑色,后脚沉于水 中,嘴巴贴在石岩潭边。张老二心中十分欢喜,赶回村 中散播,村民闻讯都纷纷赶来观看,看到石岩潭边确实增 加了一块酷似黑牛的石头。村民都认为是神仙下凡,大家 纷纷一边唱春牛歌,一边烧香敬奉。不知哪一年,四处发 生瘟疫,流行天花疡,唯独石牛神牛头所望的地方——白 沙江两岸一带村庄人畜无恙,禾稻安然。人们都认为这是 石牛神庇护的结果。为了感谢石牛神的恩泽赐福,每年春 节各村各寨各家各户便唱春牛、舞春牛驱邪祈福。久而久 之,在唱春牛的牛歌腔调基础上,演变成了现在的牛歌 戏。
      初始形成的平南牛歌戏唱词、唱腔曲调简单,它的唱 词多釆用群众所熟悉的民间语言,唱腔中夹带浓重的平南 地方土白话声腔内容。每两句之间加锣鼓锻间奏,循环反 复,结构简单。演员一专多能,既能演唱、扮演多个角 色,也会打锣鼓银,轮翻上场。她们每一句唱词,观众大 都听得清楚。
       清末民初,牛歌戏在舞春牛的基础上吸收了桂南釆茶 的钱竹、花棍、扇子、手帕等道具和表演台步,以“牛歌 调”为腔。牛歌腔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腔贯穿全剧, 属单牌子音乐结构。唱词七言韵句,上句落在仄声,下句 落在平声,唱完两句,用锣鼓铉序,承上启下,无管弦乐 器伴奏。牛歌戏分行不是很严格,通常分生、旦、老、丑 四类。旦角用手巾,生角用扇子,武生拿一条棍子或刀 枪,其余一般空手上场。旦角戴头盔,穿花布大襟衫,围 一条红裙。生角扎花布头围,身穿花布长衫。其他以“唐”衫来代替。演员化妆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还借鉴粤 剧脸谱的不少画法,巧妙勾绘图案在脸上。一般一人可同 时扮演多个角色,再加上它的舞台美术表现较为简单,在 晒场或草坪或室内围个圆圈,挂张布幕放一桌两椅,就可 以演唱了。场景的变化随唱戏情节而虚拟变化,主要是通 过演员的台词或唱词交待。唱词大量运用群众熟悉的民间 语言,形式多样,言语通俗,用比喻、借代、比拟、夸 张、排比、双关等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形象生动 含蓄,显浅易懂,较适合群众的欣赏习惯。所以,牛歌戏 在平南的农村地区流传极广,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现存 版本的牛歌戏大部分是民国以后,尤其是解放初期民间艺 人经过艺术加工而成,演唱的剧目也在原来唱春牛的基础 上不断发展,其内容偏重于历史题材、民间传说或社会家 庭伦理等,形成了许多牛歌戏经典剧本。如古装戏《孟姜 女》、《牛郎织女》、《穆桂英挂帅》,现代戏《刁蛮儿 媳》、《封山育林》、《家和万事兴》、《历行屯奇事》 和《打碗记》等。
        平南的牛歌戏在清朝就十分盛行。清嘉庆进士、平南 诗人袁珏的《平南风俗谣》就有诗句:“照路挑灯簇簇 红,茶娘结队合茶公。沿村箫鼓迎门闹,则剧今年处处 同”。县内的牛歌戏直至解放前后一直盛行,上个世纪 七、八十年代达到了极盛。全县有牛歌戏剧队300多个, 成为广西民间剧队最多的县份之一。平南的牛歌戏班不仅 在县内走村穿地演出,还经常活跃在周边的容县、桂平、藤县和苍梧等地,甚至足迹远达广东省的封开、郁南、云 浮、罗定等地,覆盖人口约达到千万。平南牛歌戏成为了 桂东南等白话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200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平南县坚持把牛歌戏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弘 扬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1年底,中共 平南县委、县政府开始创建“中国牛歌戏文化之乡”活 动,让牛歌戏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起到宣传和淳化民风的 作用。201211月,平南被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授予“中国 牛歌戏之乡”称号。平南县目前有牛歌戏剧团30多个,其 中,最为活跃的是平南华艺牛歌戏剧团,平南华艺包公文 化有限公司已摄制牛歌戏318637集,发行牛歌戏光碟 300多万张,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平南县80%农户经常播放观看牛歌戏光碟,全县从城市到 乡村又掀起“牛歌戏”热。平南各地牛歌戏剧队还经常在 欢乐节庆、新屋入住、商店开张、老人寿诞、小孩满月、 结婚嫁娶等时候应邀演出。目前,在平南的农村办喜事时 能邀请到牛歌戏剧团来演出,是最时尚、最体面、最风光 的事情。
        在牛歌戏的表演现场,在热闹的锣鼓声中,身着戏服 的演员根据情节依次出场,戏中,他们嬉笑怒骂,无不信 手拈来。饱含感情的说唱、惟妙惟肖的表情,让观众们在 欣赏中得到教益。

       规模不大的剧团一般在露天晒谷场上演出,舞台就简 陋一些,有流动舞台车的剧团更显规模,颜色鲜明的幕 布、舞台背景,在锣鼓声中,让坐得满满的、包括本村和 外村的观众得到震撼和美的享受,特别是小孩子在幕后好 奇地串来串去,享受着民间艺术的魅力和“爽神”。
对于年轻人来说,牛歌戏并不陌生。每到一处演出, 她们陪着亲人一起步行或开着摩托车到几公里外的村子观 看演出。但牛歌戏在群众中的影响并不是昙花一现式的短 暂,2003年开始至今,牛歌戏被制作成光碟出版发行,在 群众中更是掀起了一股“牛歌戏热”,有影碟机的都纷纷 买回光碟在家观看,这大大的丰富了群众的生活。牛歌戏 的很多作品都富有教育性和哲理性。农村人读书不多,但 牛歌戏以简短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向他们讲述许多历史故 事,传授做人的道德和哲理,演泽什么是真善美。大人们 也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年轻一代,赋予牛歌戏承载着教化信 息的传播,传授各种知识,成为传承精神文明、伦理道德 的媒介。



发表于 2019-9-29 2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来自: 中国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找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