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办] 青春有爱,更要无“艾” ——青年学生如何防治艾滋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贺州来自: 中国广西贺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疫情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部分地区青年学生中艾滋病疫情向低龄化发展。这不仅影响社会发展、个人健康,还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让一生留下深深的裂痕。

1.jpg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绝大多数感染者经过5-10年时间发展成病人,发病后如果不接受抗病毒治疗,通常会在2-3年内死亡。

青年学生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预防艾滋病要做到“三要”、“三避免”。

● 1.要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每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青年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自制力。

● 2.要掌握艾滋病预防技能

避免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如无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与不知道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吸毒或醉酒后发生性行为等。

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与传播。

2.jpg

● 3.要及时阻断和检测

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无保护性行为等),应该及时到疾控中心、医院等机构寻求专业帮助,根据评估情况服用药物阻断感染(发生高危行为后需要在72小时内尽快服用)。

发生高危行为后2-4周,应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和咨询。

● 4.避免与感染状况不明的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艾滋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未发病时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仅从外表无法判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或者无法抵御诱惑,一些学生容易与看似健康的人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从而感染艾滋病。

● 5.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如果使用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具,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 6.避免滥用助性剂等精神活性物质

使用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可刺激或抑制中枢神经活动,刺激性行为发生,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青春是人生的实验课,会迷茫、会叛逆、会犯错,需要学会成长。

希望青年学生们为了美好的未来,不负青春,不负健康,不留遗憾奔赴下一场旅程。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找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