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6-1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贺州 来自: 中国广西贺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马振鹏 :芒草竹丝绕出的多彩人生》 平山镇支柱产业是竹木芒编产业,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2016年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镇竹、木、芒编织工艺品民营产业在贵港市乃至广西都颇有名气,是贵港市编织工艺品自营出口基地,是该镇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20世纪以来,平南县平山镇的竹木芒编织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年出口创汇可达4000多万美元,创造了全市乡镇民营企业发展的奇迹。将竹木芒藤变成工艺品,平山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竹木芒编工匠,马振鹏就是其中一位。
马振鹏今年50岁,是广西平南县荣泰工艺厂技术人员。他从1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编织生涯,凭着对竹木芒编工艺的执着与热爱,马振鹏努力钻研,技艺日渐成熟,先后获得“贵港市技术能手”“贵港工匠”和“贵港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以匠人之心 将芒编非遗传承发扬 少年时期,马振鹏因家境并不富裕,1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编织生涯。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马振鹏的编织技艺一天天的从熟练到精湛。少年时,他外出学习竹木芒藤编织工艺,挣钱补贴家用。初中毕业后,到广东一家藤竹工艺品家具公司当样板设计员。2003年,马振鹏放弃在广东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编织业正火热的家乡。
2007年,马振鹏进入平南县荣泰工艺厂,一头扎进编制车间,一干就是十几年。这些年,由于不断创新竹木芒编工艺,荣泰工艺厂的品种从当初传统的十几种发展到几千种,获得了大量的外国订单,为本地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可为当地贡献税收约100万元。
“开始做编织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马振鹏边忙活着边和记者说道,“在平山,祖祖辈辈都会编织,所以不希望这个编织工艺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失传。”马振鹏说,只要是想学、想做的人,他都会倾囊相授,希望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这些年,马振鹏的主要工作除了负责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质量外,还担负着研制产品的新模型工作。十多年以来,马振鹏和他的徒弟们研制出了数百种模型,根据模型可生产出形形色色的新产品。
随着竹木芒编的发展,订单也越来越多,外包装的纸箱却供应不上。因此马振鹏发现另一个商机,那就是自己生产纸箱,既满足了这家工厂的需求,同时还能供应给同行。
在以马振鹏为代表的手艺人带动下,平山镇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竹木芒编制品,生产方式也从原来的工厂式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居家灵活生产模式。许多农户也凭着这一门手艺实现了脱贫增收。
如今竹木芒编产业已经成为平山镇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17年,平山镇被评为“广西竹木芒编工艺小镇”,列入贵港市特色小镇培育名录。马振鹏也因竹木芒编手工活出众,2017年被授予“贵港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8年获得“贵港工匠”称号,2020年获贵港市“劳动模范”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23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马振鹏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扬劳模工匠精神,钻研竹木芒编技术,通过传帮带让更多农民掌握编织技能,为促进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的传承、推动村民致富奔小康、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什么是非遗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共有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地政府都有相应的非遗保护中心。传承人也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非遗传承人、市级非遗传承人、县级非遗传承人。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非遗”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财富。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至今,虽然随着族群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但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
平南县竹木芒藤编织工艺 平南县的竹木芒藤编织工艺属于传统技艺,据清人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作藤器者,十家有二,五羊汾水之肆,衣食于藤,盖多于果布也”。平南地属岭南,古称龚州,其民间的编织工艺历史最少可以追溯到清代,古时商品经济落后,家庭所需的日用品如箩筐、筛箕、火笼等多是利用屋前屋后或村边的竹、木、芒、藤等来编织。那时还没有作为商品来生产,至多是以物换物,至于成为商品则是清末民初的事。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平南的竹木芒藤编织工艺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各种品牌的编织厂家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规模较大的集体和乡镇企业、村办和个体创办的编织厂就有三四十家。他们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品种多种多样。由于他们编织的产品手工精细,用料讲究,材料环保,经济实惠,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历届广交会,很受海内外及港澳商家的青睐。据《平南县志》记载:“其主要产品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丹麦、泰国、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