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艾滋病防治宣传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预防是控制其传播的关键。防艾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通过避免高危行为、提高公众意识和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CD4+ 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崩溃,使患者失去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感染艾滋病后有哪些症状? 急性感染期通常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通常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潜伏期(无症状期)此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病毒仍在体内复制,并破坏免疫系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和肿瘤,这些症状有可能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液传播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HIV不能通过皮肤完好无损处传播。 性传播 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口交和其他形式的性接触也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但几率相对较小。 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其他途径 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或污染的器械等,或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的皮肤受污染也会受到感染。 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日常社交接触 如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用餐、共用浴室、共用电话、共用马桶等日常接触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蚊虫叮咬 艾滋病病毒无法通过蚊虫等昆虫叮咬传播。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在蚊虫体内无法存活和复制,且蚊虫叮咬人体时释放的唾液中艾滋病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造成感染。 唾液接触 尽管艾滋病病毒可以在唾液中存在,但唾液中的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导致感染。因此,接吻(除非涉及血液交换,如深吻时牙龈出血)通常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如何预防艾滋病? 正规医院就诊 尽量去正规医院看病,避免在非法诊所或不规范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如有必要,应要求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安全性行为 性生活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套,保持相对稳定的性伴侣,不与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洁身自好,不滥交,拒绝一夜情,保持唯一性伴侣,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 阻断母婴传播 艾滋病产妇应选择剖腹产,减少母乳喂养,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在孕前进行艾滋病检测,如果发现感染,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及时服用阻断药 在发生高危感染艾滋病行为的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进行预防性阻断,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避免共用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到血液的物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高危行为。同时,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爱和支持,消除歧视和偏见。
|